Recent Posts

●圈地迄今天。 
●目前有隻小獸在境內。
●距離下一個母難日還有天。
 

獅隼國

2018-02-19

Movie:最黑暗的時刻、與神同行、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Jan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導演:Joe Wright(代表作:贖罪/Atonement)

  最黑暗的時刻是我從去年就心心念念想看的邱吉爾電影,看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的演技實在太厲害了,他的化妝團隊也是功不可沒!(化中年肥胖身形的肉衣裝要做得輕盈不重,很需要專業技巧啊,值得讚嘆)

  最後演說部份沒有我想像的那樣足夠震撼激奮和煽情(我心中想像的演說是像《王者之聲》那種一場演說定勝負)的感覺,反而是坐地鐵的地方更加有煽動性,不過演講完離開議院確實很有氣勢。

  後來看某篇社論提到其實這樣的片子(還有敦克爾克)無意間把英國孤立無援的狀態放大,以呼應現在英國脫歐處境之必然,也有影評說這是在婊現在的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談到歷史政治人物就不免和當代政經局勢參照,從這種角度看電影亦頗有其趣味。

衛報:
Dunkirk and Darkest Hour fuel Brexit fantasies – even if they weren’t meant to
《敦克爾克》與《最黑暗的時刻》為各種脫歐幻想加滿了油 ── 即使它們並非有意如此

鏡文學:
【影評】《最黑暗的時刻》
更重要的是,導演喬萊特的確用這部片在婊「英國脫歐」的首相卡麥隆,還有一個從競選就不斷放砲的美國總統川普。到底怎樣算一個優秀的政治領導人,要怎麼面對險峻的政治情勢,要如何處理一觸即發的國際軍事危機。





《與神同行:罪與罰》신과함께/Along With the Gods: The Two Worlds

導演:金榮
  1月6日真是我人生的某個不算太重要的轉捩點,因為早上出門淒風苦雨寒冷非常,和人約會還搞錯地點,總之一連串衰事讓我決定逃到電影院裡,讓小黑屋拯救我。

  因為難得出門,既然來到長春電影院就連看兩部。除了最黑暗的時刻之外,《與神同行》完全就是臨時看場次適合而選的(還僅剩下一個座位,當時ptt上還是漫天好評無過譽之論,豈非宿命),看完之後,整個一月到過年期間都在和神走路,且被河正宇這個韓國男星圈粉,同時搜羅同劇演員朱智勳的消息。迷戀程度簡直達到了密集恐怖。

  以影片內容來說,其實這部並不特別,就是韓國人拿手的親情路線,搭配了東方地獄奇幻背景(有趣的是,電影裡的地獄從十殿變成七殿,加上金錢「偽神」之說,可以看作結合了基督教一神與七的符號概念,韓國全國有三分之一人民是基督教,這樣的改變應該算是他們獨有),以美式動作/英雄片喜好的追逐打鬥特效、滿滿音效,雜揉東方孝道先行、人治+業報+親屬連帶的審案風格,再注入些韓國歷史人物(如忠武公李舜臣等,但還是有韓國網民說像在看中國片XD)提點韓式風味(第二集古裝更多,應該會更著墨在這裡)。

  如此高概念的影片既簡單又豐富,娛樂性十足又相當好哭,聲光效果也在上乘,吸引大批觀眾進電影院捧場是想當然爾;中國大陸因限韓令和題材涉及鬼神之故,苦等不到上映,對資源求之若渴,也有人直接飛去香港澳門甚至臺灣來觀看,不僅台港連破韓片票房紀錄,在韓國國內影史票房也一路衝上了第二名。

  而整體觀之,不得不說其格局已近乎可與好萊塢分庭抗禮。

  這點馬欣的文章說得十分清楚,馬欣的影評我不是每則都非常喜愛(應該是因為我學力太淺根本看不懂),不過這篇談《與神同行》的文章我倒是滿認同的,可以參看:【馬欣專欄】《與神同行》 韓國筆直走向亞洲好萊塢之路


不管眾人觀後感如何,一直以來對韓國有著莫名情結的我,哭聲、熔爐、屍速列車都沒真正看過,但與神卻讓我徹底淪陷了。為了這部影片我還找了左邊兩本讀物打算拜讀,買了韓文文法發音書,而且還是人生第一次這麼後悔沒有跟上韓流狂盛年輕人瘋學韓文的時代XDDD

這真的足以說明《與神同行》的成功了吧XD

另外大推漫畫!漫畫才是本體,非常棒啊! →與神同行漫畫版,全三部
如果想要更加了解地獄千萬不能錯過:《與神同行走路也走心》系列

再附上一篇影評:與神同行-罪與罰背後的愛與救贖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1987: When the Day Comes

導演: 張俊煥

  真的相當好看的一部片!煽情得恰到好處,反共的反種人物的角度心情都有提及,處處令人動容啊。
  這是因為被河正宇圈粉後,趕緊趁還有上映時去看的第二部韓國片。片商很聰明,知道這類片子並不會大賣,也沒有要強推的意思,限量行銷,小小廳內坐滿滿,有不少韓國人也在台灣貢獻票房。真心值得推廣借鑒的一部!

  除了80年代人物服裝的復古風潮勾起懷想之外,心心念念的河正宇雖然戲份不多,但在片裡也是帥了一把(還以為他在影片裡那種個性是穩死的,想不到居然好好地存活下來,真是不可思議),但他不是重點,重點在韓國轉型正義能做到這樣無畏,實在是讓人佩服。印象中我知道台灣拍過類似以野百合運動為背景的,竟然只有《女朋友,男朋友》而已(當然我看的影片很少),雖然是佳作,然而提及學運處不過是背景,主要還是兩男一女在時代下的糾結戀愛故事;其他學運影片多是紀錄片或是反思學運之作(如令人心痛的《自畫像》),深入細微但視野片面,對學運知識擴展度和影響力皆不高,很難讓人知道,如今我們能夠享用的民主是多少人絲毫不畏懼地流血流汗流淚所換來的,怎能不謹慎使用,小心珍惜呢?

同場加映:張士達:專訪楊雅喆-從《女朋友。男朋友》看太陽花學運  

【有雷影評】《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實踐民主的力量與希望

[RED]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台灣人,你也能衝出自己的黑暗  (提及台灣拍不出來這類型的電影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